近年来,会宁县紧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充分释放了非遗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助力传统文化绽放光彩。
会宁县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培养机制,结合三区文化人才、乡村旅游人才培训,采取“以训带传、以点带面”的方式,举办会宁剪纸等各类非遗培训班3期,培训非遗传承人65人,为培养传承人新生力量开拓创新发展空间。从乡镇文化工作者、乡村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村、旅行社、农家乐和民宿经营户、文创产品经营户代表聘用三区文化人才35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多年来,会宁县承办白银市乡村旅游培训班,培训全市乡村旅游管理人才90余人,其中非遗文化人才68人。通过挖掘、培养,组织各类传承人申报省市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形成梯队序列,壮大非遗人才队伍。
截至目前,会宁县已申报并公布各级非遗传承人319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8人,市级传承人97人,县级传承人213人。
为推广宣传非遗文化,会宁县发挥县、乡级综合文化站前沿阵地作用,建设文化宣传舞台,通过组织群众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文艺赛事展现非遗特色。此外,成立会宁县非遗保护中心和会宁县皮影文化艺术馆,搜集整理民间戏曲、绘画、剪纸、音乐、技艺等门类的代表作品和实物400余件,举办展览活动12场次,组织参观人数达1万人次,推动非遗文化在寻根和创新中激扬文化自信。在学校、社区、农村建立各类非遗传习所,组织开展非遗人才培训3场次。
如今,会宁剪纸已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会宁皮影戏、会宁民歌、曹氏中医正骨法、会宁石磨炒面技艺等4项非遗目录已纳入省级非遗名录。纳入市级非遗名录20项,县级非遗名录20项。按照“旅游+非遗”融合新模式,通过开展非遗传承、非遗展示体验、文创陈列销售、民宿餐饮服务等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让非遗文化走向市场、深入群众,实现文旅品牌特色化、红色化。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