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前海梦海大道上,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格外引人注目。从空中俯瞰,钢材与玻璃结合的建筑,构成了繁体字“梦”。这里是服务深港及世界青年创新创业的国际化服务平台,是为深港青年圆梦的地方。
6月1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来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梦工场工作人员介绍,梦工场分中区、北区和南区,分别定位为圆梦起步期、圆梦加速期、圆梦成熟期。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及专业服务为重点,培养具创新创业意念的青年及初创企业,同时探索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器产业化发展新模式。
截至去年年底,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共631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406家,香港团队355家。
前海被视为深港合作的“第一站”和“首选地”。深圳这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正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前沿,着力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服务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大湾区青年圆梦“第一站”
“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梦工场是圆梦的地方”,在深港青年梦工场,这句标语随处可见。这背后,是深圳推动深港劳动力要素合作、深化实施“湾区通”工程的决心和动力。
2019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把深圳列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极点,要求发挥好极点带动作用,发挥中心城市和核心引擎功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所涉及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七大具体领域重点参与。
而前海,则是深圳推动大湾区纵深建设“特区中的特区”。2021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其中明确前海“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
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青年梦工场是前海推动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个缩影。这里是广东省和香港特区政府认定的首批“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其中北区定位为“圆梦加速区”,主要为成长性好、创新性强、发展佳、潜力大的企业、顶级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和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项目提供空间,是“从1到10”梦加速的阶段。
深圳市前海园区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斯伟介绍,目前北区一期已于去年开园运营,现已入驻i深港青创服务基地等5家创业加速器及百迈技术、范晓虎博士团队医疗项目等3家科技创新企业,累计入驻创业团队139家,其中港澳台及国际团队57家,产业方向为人工智能、供应链管理、数字经济、专业服务业等领域。二期预计2023年9月具备交付条件。
“90后”香港青年郭玮强是其中一位创业者。他于2016年底入驻前海梦工场中区,入驻时“两手空空”。依托前海惠港政策,其团队研发的“随身宝”智能箱在淘宝和天猫上线,已跻身智能行李箱品类第一名。公司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评深港澳科创百强企业和中国百强优秀企业,完成多轮融资。
“前海有许多政策,如产品开发补贴、税收优惠、人才房供给、办公室租金减免等,对吸引和留住深港各类技术人才、持续专注研发,起到重要作用。”郭玮强说。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前海不断着力支持香港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香港建立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联系纽带,加快推动深港人才规则衔接、机制对接。2022年,前海发布“惠港九件实事”,从“住房、就业、创业、平台、金融、科创、落户、服务、民生”九个方面,为港人港企在前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为港澳青年在深圳发展提供便利化条件。
今年5月,前海首个“香港人才工作站”在港揭牌,可开展人才联络、项目洽谈、招才引智、港澳青年招聘等,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造法律、金融深港合作新格局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加快深港澳法治领域和金融领域合作上,担当着“试验田”的角色。
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不同的法律,需要通过法治改革进行打通堵点。近两年,深圳以前海为先行地,在前海合作区内,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规则衔接,探索完善前海合作区内适用香港法律和选用香港作仲裁地解决民商事案件的机制。
深圳国际仲裁院,便是前海法律事务对外开放的标杆之一。走进前海国际仲裁大厦,“联通港澳,建设面向全球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标语映入眼帘。这里是被《全球仲裁评论》评为2022年“重点关注的亚太区域国际仲裁机构”及“中国首选”的深圳国际仲裁院。去年,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案件跃居亚洲第一、全球前三。
作为粤港澳地区第一家仲裁机构,深圳国际仲裁院开启了中国仲裁机构聘请境外仲裁员的先河。深圳国际仲裁院国际合作与发展处迟文卉介绍,深圳国际仲裁院现任13名理事中,有7名来自港澳及海外,现任1547名仲裁员中,有569名来自境外、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来自香港地区的仲裁员有151人。一大批爱国爱港的香港法律界人士携手仲裁院,深入推动两地仲裁合作。
成立四十年来,深圳国际仲裁院充分发挥着国际仲裁“跨境管辖案件、跨境适用法律、跨境执行裁决”的特殊功能。2019年,深圳国际仲裁院在香港设立了华南国际仲裁院,形成“深圳+香港”“双城两院”新发展格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深圳国际仲裁院充分体现了内地与港澳的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相关机制能够充分发挥香港专业人士的作用,集思广益,把普通法优势叠加进来,从治理机制上保障仲裁机构的‘独立性’,使得外资企业更有信心选择中国仲裁。”香港立法会议员、中国银行有限公司(中银香港)总法律顾问简慧敏说。
当前,以前海为代表的深港金融合作正迎来更多政策指引。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30条金融改革开放创新举措,并明确提出发挥前海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金融领域“试验田”功能。其中,多项政策在全国具有开创性。
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首家入驻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的港资金融总部企业,也是在内地成立的首家港资控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借助前海的政策和区位优势,我们积极发展特色跨境金融业务,目前资产管理总规模已超140亿元。”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介绍。
驱车来到目前“世界最高的办公建筑”,平安集团同样在联动香港,提升深圳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水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公开报道显示,2020年开业的平安壹账通银行,是最早参与香港财政司“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的虚拟银行之一,其运用替代信贷审批模式及大数据计算,解决香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痛点,赋能香港普惠金融发展。
“目前,平安正持续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并行、科技驱动战略,让专业的金融保险、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惠及粤港澳大湾区和千家万户,助力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表示。
深圳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孙华明此前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下一步深圳将围绕落实六大国家战略,破除影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瓶颈和制约、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着力构建规则衔接软联通的高地、健全深港人才双向交流机制、谋划一批新的平台,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城市群一体化建设。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