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第一波商品的顺利送达,各大商家正在为今年618大促的第二波商品做准备。
今年的618大促来了记者从国内快递行业了解到,618大促期间的快递业务量与去年持平,甚至略高伴随着疫情的好转,业内预计,此前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将出现一波集中释放,今年的包裹和投递量将稳步增长
记者从多家快递公司了解到,为了应对618全国两会期间快递业务量的增加,快递公司提前储备人力,增加运力,调度物流资源,在应对物流拥堵,稳定运输节奏,提高投递效率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一半的快递员
说业务量增加了。
伴随着全国多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疫情逐步趋于平稳很多地区快递已经恢复正常,在小区内送货上门,进一步加快了快递的周转速度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5月份中国快递物流指数,为99.3%,比上月上升6.4个百分点综合来看,5月份快递物流各项业务量指数均有所回升
与此同时,此前被物流不畅所压抑的消费需求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端午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约9.4亿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7%,快递包裹完成约9.7亿件,较去年端午节同期增长13.1%
记者从国内多家快递公司了解到,今年5月以来,国内快递业务逐渐恢复特别是6月1日以来,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各大快递公司开始恢复营业又恰逢618电商购物节,快递公司全速前进
我们的数量预计会稳步增长,因为疫情正在逐步好转,之前被压抑了两三个月的消费需求可能会有一次集中释放极兔快递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极兔快递超过95%的网点已经恢复营业今年618开始前,极兔快运根据业务量预测数据,规划公交线路,梳理运输资源需求,提前安排各种情况的运输方案
菜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618物流更加稳定和快速截至6月1日中午12点,菜鸟直送收货数量比去年618同期增长35%根据德邦的一组数据,预计大促期间德邦总单量在6700万票以上,同比增长约14.7%其中,6月16日至19日将达到高峰,预计单日将达到318万票左右
商家按仓库处理货物。
稳定物流配送节奏
在快递行业全力备战订单高峰的同时,商家也在忙着调度货物,保障运输畅通据记者了解,受当地疫情影响,很多电商商家在单仓向全国发货的模式上遇到了困难物流的阻滞不仅造成订单积压,还会导致用户满意度下降等一系列售后问题于是商家开始懂得未雨绸缪,将货物分仓处理,以消除物流拥堵
为了保证618期间的发货效率,我们选择了不同地区的快递公司的几个仓库,都有提到货消费者下单后,会更快收到货广东某扫地机器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消除物流拥堵对货物运输的影响
比德天猫渠道负责人邹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618大促之前,公司为了更好地完成业绩配送服务,提前将货物送到了菜鸟的仓库,从而保证了上海618大促第一波90%的配送覆盖另外,一家天猫美容仪商家在今年3月深圳疫情期间发货失败与菜鸟沟通后,通过在嘉兴,天津开设菜鸟仓,缩短了仓库与市场的距离,在分担风险的同时,履约时限提高了近30%
菜鸟告诉记者,今年618期间,菜鸟结合以往经验和当前疫情,对供应链服务进行了升级,在仓库端推出了全国范围的切仓转仓服务,解决了全国范围内单仓配送的不稳定因素在全国21个城市数千万平米仓库的基础上,增加了数百万平米的菜鸟仓库及周边仓库作为弹性部署仓库
面对今年618的变化,在往年极效前端和极履行的成熟服务保障基础上,顺丰为众多合作品牌提供了仓到仓中转的前端仓网和极效配送驱动仓服务的组合方案,让商品更贴近消费者,实现多层次分层履行服务。
快递公司采取很多措施。
确保货物的快速交付。
疫情期间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很多消费者都有点担心网购的物流速度针对消费者对收货速度的需求,快递公司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货物以最快的速度送达消费者手中
今天早上一起来,发现昨晚支付的13个订单,有10个已经发货了山西消费者华女士说,今年618还担心物流速度,现在看来没问题据菜鸟介绍,今年,菜鸟供应链在原有预售速度的基础上,推出了预售速度+预售领先速度+包裹前预处理的组合拳,可实现核心城市大宗包裹的分钟,小时,半天送达,大幅提升效率
基本上6月1日上午,沉到我们现场的90%以上的货物订单都完成了尾款,马上开始发货如果量大的话,我们最迟会在晚上完成发货菜鸟快递唐婉站站长告诉记者菜鸟直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年618的第一次大促中,无论是整体履约率还是签收节奏都比去年好
顺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今年顺丰将通过分仓+直发+极效前置三种方式的结合来保证时效和安全性为应对高峰期业务量激增,顺丰计划5—6月新增全货运航线54条,陆路交通方面,投入干线6万多条,支线27万条,人员方面,针对北京,深圳,广州等重点城市,在增加临时一线集疏运的同时,还联动地方城市扩大运力支持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